扑朔迷离的儿童性早熟

北京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72326.html

最近一连三天推送了关于儿童性早熟的文章在家长们中间引起了一阵讨论的浪潮(如果没有看到文章的同学可以点击下列链接:儿童性早熟是怎么来的?儿童性早熟该咋治疗?植物激素与微小青春期),好多妈妈们都纷纷表示在网络上甚至听到医生都说某某食物引起的性早熟,为啥我这里会说“目前并没有充分证据证实日常食物与性早熟有关”呢?那么我们今天来谈一谈这些日常被家长们怀疑的食物是否真的有问题。

植物激素

关于植物激素的问题,我在文章“植物激素与微小青春期”中已经详细解说了,如果由疑问的家长可以点击上面文章的标题链接进行查看。

总的来归纳一句话,那就是植物和动物是有天然界隔的,用于植物催熟膨大的化学制剂目前来看并不会对动物产生作用,更何况任何要产生一定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浓度范围下,如此稀薄的浓度的植物激素要想产生促使人体性发育的作用恐怕比隔山打牛还要难。

奶粉

好多家长会怀疑奶粉引起性早熟,原因是由说法认为“牛奶是奶牛分泌的,无疑会带有牛的激素”。其实这种想法还是表面化的,因为奶粉中的雌激素经过检测远没有母乳多,仅为人奶中的百分之一,吃人奶大家不担心性早熟又为啥去担心雌激素含量如此低的牛奶或奶粉呢?

另外如果确实是由于奶粉导致性早熟的话,那么现在根据奶粉的消耗量计算,吃奶粉的儿童数以千万计,那么应该性早熟的儿童要呈现爆发态势了,不可能仅仅是一些零星个案报道而已。

不过对于婴幼儿来说,最适合的食物确实是母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果无法满足母乳喂养的要求,那么只能选择奶粉的话,目前研究提示这些儿童长大后肥胖的概率会远高于母乳喂养的儿童,而肥胖本身就会导致性发育启动的提前。所以看来奶粉与性早熟并无直接关联,控制儿童的体重才是防止性早熟的关键。

豆制品

有的家长看到一些媒体说豆制品里面含有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因此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和儿童性早熟。这话听起来颇有道理,但仔细一想,这完全不符合普罗大众“吃了这么多年都没事,怎么可能有害”的逻辑。

实际上类雌激素也没雌激素那么神的作用,而且这玩意在豆制品中含量也很有限。真要是有那么大作用,岂不是可以拿来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一些大豆异黄酮保健品喜欢吹嘘神奇功效,提防它们“暗度陈仓”偷偷加真激素。

牛初乳

牛初乳作为一种保健品,有一定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有些家长认为普通牛奶没事,但是牛初乳会不会因为雌激素含量高很多而导致性早熟呢?其实通过相关行业曾在年对牛初乳中50种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牛初乳中的激素与普通牛奶并无统计学差异,当然也有数据说牛初乳里的激素水平是普通牛奶的5-10倍。但是,相同类型的激素,人奶尤其是人初乳一般高于普通牛奶和牛初乳。如果牛初乳(或牛奶)中的激素可以导致性早熟,那岂不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个个都要性早熟了?

那为什么原卫生部在《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函》中提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卫生部的解释是“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加工婴幼儿配方粉”,其实还有个原因是配方奶粉已经可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添加牛初乳不仅没有必要,还会因为概念炒作误导消费者(多掏腰包)。

鸡肉、黄鳝

我们还会经常听到食物导致性早熟的典型说法包括避孕药喂养的鳝鱼和水产、打了激素的速生鸡、催肥的猪。关于鳝鱼喂避孕药或者激素的问题,谣传了很多年,后来人民网专门做了一期“求证”专栏进行的辟谣,结论是根本不可能喂避孕药或者激素,否则鳝鱼只会死得快。

关于速生鸡很多人脑补出了打激素的段子。实际上速生鸡属于“大快型白羽鸡”,速生是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喂的结果,央视曝光的速生鸡是滥用抗生素,跟激素没有关系。

“催肥”的猪倒确实有可能存在激素问题,不过不是性激素,而是β受体激动剂,属于拟肾上腺素类药物,也就是常说的瘦肉精。它的作用是提高蛋白合成效率,提高饲料转化为肉的比率。目前我国是完全禁用,但肯定有人偷偷的违法使用,我国以前多次出现滥用瘦肉精(克伦特罗)导致的中毒,但是主要是肌肉震颤、心率异常等问题,跟性早熟是不相干的。

撇开这些动物类食物是否因为添加了激素引发性早熟的问题,原本对于人体最适合的饮食是均衡的多样化的饮食,肉要吃菜也要吃,这样人体才能获得充分均衡的营养,单纯过度的动物蛋白质饮食确实会导致儿童肥胖,至于肥胖么,你懂的。

蜂蜜、蜂王浆

关于这一话题我也专门写过文章,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各位可以点击“蜂蜜蜂王浆会导致性早熟?”链接进行查看。

环境污染

确实目前有关环境污染,特别是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对于人体的影响的研究成篇累牍,媒体上最热门的是双酚A(BPA)和塑化剂,公众不常听说的还有PCBs(多氯联苯)、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概念。

尽管不能排除这些物质引起性早熟,但截至目前为止并无明确科学证据给他们定罪。因为关于性早熟的证据主要来自动物实验,而且实验动物接触到的污染水平比人类可能接触的水平高得多。因此澳洲食品安全局在对BPA评估后的结论是婴儿奶瓶中的BPA水平不必过于担忧,但作为一种不必要的风险,仍然禁止它使用在奶瓶中。

所以对于家长们的各种担心,我的看法是不要疑神疑鬼了,既然发生了性早熟那就应该及时治疗,过度担心日常食物的影响不如做好以下几点,这样才能保障儿童的健康发育:

1、减少塑料制品使用。

2、尽量不给孩子吃营养保健品(包括牛初乳),没有“蓝帽子”标识的决不能吃。

3、从小培养孩子谷物、蔬菜、肉蛋奶的合理搭配,不要以为高蛋白才是好食品。

4、不要让孩子把果汁、饮料当水喝,口渴就喝白开水,避免能量摄入过多。

5、多陪孩子玩耍、运动。

6、家长如果有吃口服避孕药的,一定放好了,孩子的好奇心是什么都敢翻出来吃的。

7、注意儿童的体重,避免肥胖超重。

8、如果出现性早熟迹象,医院就诊,不要盲目怀疑食物引起,首先考虑是否由疾病引起。

吴晞医生

打赏是一种助人为乐的高级品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jiedb.com/zsnh/5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